“西出玉门去,沙漠流西归。这故事有意思吧?”近日,奇幻探险剧《西出玉门》正式开播,在西北大漠的恢弘场景中,富有东方意蕴的悬疑故事被层层展开。
当代奇幻气质,构筑关内外的“平行世界”
《西出玉门》根据尾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沙漠玫瑰”叶流西与“智勇沙獠”昌东,一个为解开身世之谜,一个为破解过往真相,共同决定深入神秘而危险的沙漠进行探秘的故事。
《西出玉门》在两个独立但相互连接的“平行世界”里展开。关外的世界,描摹着西北大漠的民俗生活场景和烟火气息——烧烤夜市、皮影馆、文玩店等实景,打造出有现实索引,却又遥远神秘的观感世界。关内的世界,则是一个与关外平行的异空间,保留着传统的等级制度和职业属性。擅长施幻术的龙家,擅长皮影秘术的李家,擅长观星术的签家等设定,充斥着东方志怪色彩。在这两个世界里,历史、文化,甚至自然界的规律都截然不同,而主人公的探险,成为连接这两个世界的通道、开启秘密的钥匙。
在群像的塑造上,剧集强调个体的多变性与故事感,在关内外的不同体系的世界中,刻画差异化的人物形象。女主角叶流西是一位有魄力但身份成谜的女性,在关内的故事线中,她是一支名为“蝎眼”的队伍的首领,而关内的世界凶险,生存不易,这都迫使她必须以强硬和果断来武装自己。男主角昌东最初因一场探险事故而陷入低迷,但当他决定和叶流西一同解开各种谜题时,角色逐渐焕发出全新的意志和胆识。
东方雄奇场景,意指“大漠孤烟直”
如何让探险故事在同类剧中更具辨识度?《西出玉门》的答案,是构建有着“大漠孤烟直”般东方意境的叙事形态。
在影像风格的定调上,剧集注重大景别场面的恢宏气势,用暗调、大光比画面营造悬疑氛围。这种视觉表达不仅符合沙漠中潜藏危机的设定,而且强化了观众对角色间复杂关系的认知。在具体的叙事表达上,剧集用具有冲突感的对比色,增加画面张力。剧中场景常在大面积的冷色调中设置暖色元素,作为视觉引导,并以沙风呼啸、兽类咆哮等背景音铺陈,在紧张的节奏中,将真相层层揭开。
如何用特效风格不违和地体现关内的异世界,成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在特效方面,制作团队参考了古籍《山海经》之中的关于上古神兽外形、异兽的来历及能力等方面的描绘,赋予故事东方古典因子。比如剧中既有被关在博古妖架之中的异兽,它们凶猛且具有攻击性,带有尖锐的棱角、粗糙的皮肤、锋利的爪牙;也有双生子、流光、小咬等可以自如行动的异兽,则偏向于可爱灵动的生活化设定。
地域之美,令文化与想象力双向契合
纵观全剧,《西出玉门》将故事与地理风貌、地域文化紧密关联,实现文化与想象力的双向契合。为了快速找到在沙漠里自然的体态、身体状态、演戏状态,呈现具有真实感的探险场景,制作团队采用了沙漠实景拍摄。雅丹地貌、沙漠、盐壳地等自然景观,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辽阔、有冲击力的视觉空间。它不仅是剧情的发生场所,还被赋予了更深的象征意义,成为连接关内和关外两个世界的时空之门,不同文化和历史交汇于此。皮影戏、兽首黄羊、海鸥相机等东方元素,则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唤起文化共鸣。
西北的地域之美,为戏剧化效果赋能;跌宕的悬疑故事,也反过来为地貌注入了蓬勃生气。剧中的沙漠,不是一片荒凉和无生命的地方,而是藏有未知生物、神秘传说的独立世界,甚至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对话的场所,潜藏着无限可能。
地域特色、文化溯源、奇幻想象——《西出玉门》探索着探险题材的虚实平衡与东方表达。(作者:何天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