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硬核”青春“写”在蓝天上——电影《长空之王》缘何吸引观众
惊心动魄的试飞航程,多型号战机的集中登场,在雪山、戈壁等特殊环境下的飞行使命,电影《长空之王》连日来引发观众热议。
这部聚焦试飞员题材的院线大片不仅成为“五一档”电影票房的领跑者,也带动热血和青春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截至5月1日,“五一”假期过半,第三方实时票房统计平台“灯塔专业版”显示,“五一档”全国电影总票房三天累计突破10亿元(含预售)。目前有十多部中外影片角逐“五一档”。自4月预售开启后,讲述我国几代试飞员传奇故事的电影《长空之王》一路领跑。
该片首批观众中不乏老一辈试飞员。在他们看来,《长空之王》还原了试飞闯关“摸电门”(试飞术语)等多个高难度环节。对大多数航空从业者而言,这部影片也是一次关于试飞员职业的大科普和大揭秘,有飞行员在观看《长空之王》后感慨,“试飞员”三个字,过去或许只对应着“起飞准备流程中读到的大量参考数据”,而今首次化为银幕上的生动群像。
《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介绍,真机“参演”只是《长空之王》“硬核”的表面,剧组为再现场景,在前期的脚本撰写过程中采访了上百名试飞员、工程师和设计师,确保人物塑造立体鲜活,故事情节丰富生动。
一些影评人认为,影片几乎是欢笑连着泪水,让人从“平凡”中感受“不平凡”。当试飞员在万米高空濒临绝境时,往往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冷静的态度面对生死。在片中,试飞员善于运用智慧和技术全力处置各种意想不到的坠机风险,保全实验数据……这些取材于真实案例的细节,让不少观众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影片不仅真机抢眼,而且充满了生活化表达——试飞队长张挺既是视死如归的英雄,也是“没空陪伴儿子踢球的父亲”“细心珍藏爱情信物的丈夫”“暗中提携徒弟的师父”,让英雄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这部作品既酷炫、真实,又不落俗套。”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分析,《长空之王》填补了多年来中国电影关于试飞员题材的空缺,将真机实拍与顶级特效相融合,“硬核”电影作品是靠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坚拿下的,一些“90后”演员也得到磨砺,崭露头角。(记者: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