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改编自古龙经典武侠IP的3D动画《绝代双骄》以精致的制作、唯美的画风将“小鱼儿和花无缺”这对孪生侠客兄弟的故事再度呈现在观众面前,唤醒了大家对于江湖儿女鲜衣怒马、行侠仗义的记忆与憧憬。10月3日,《绝代双骄》动画一经播出,就冲进腾讯动漫频道前十,引发观众热烈讨论,不少观众称赞其“古龙武侠味儿很正宗”“建模用心,审美在线”。《绝代双骄》的热播,说明了以动画这种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来传播武侠文化、传承侠义精神,不失为一种颇具功效的方式。
动画演绎古龙经典IP,创新传递东方侠义精神
作为武侠小说泰斗级作家,古龙一生创作了57部、超两千五百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重情重义、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江湖侠客群像,如小鱼儿、花无缺、李寻欢、沈浪等等,传递出“情义、信念、超越”等多重侠义精神内核。1966年开始连载的《绝代双骄》更是其中集大成之作,也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深受观众欢迎。
动画版《绝代双骄》主要讲述了小鱼儿和花无缺各承师命,分别从“恶人谷”和“移花宫”出发,开启江湖之旅,过程中两人从不打不相识到惺惺相惜,再到联手对抗反派的故事。曲折离奇的身世为这对自幼被迫分离的亲兄弟增添了“悲情”的命运底色,也因如此,两人在各自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顽强不屈、同命运抗争、“出淤泥而不染”等美好品质,更令无数观众动容。
动画中,兄弟二人携手女主角铁心兰联手对抗五大恶人、十二星相、反派江玉郎,其间展现出的智慧、勇气、正义感以及同伴间的信任与互相扶持,则非常贴合当下时代语境,充满了对人性真善美的赞颂及假恶丑的鞭挞,对年轻观众具有价值引导意义。
而作为古龙武侠IP中首部动画化的作品,《绝代双骄》还很好地传承了武侠文化——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和宝贵资产。长久以来,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幻,国人骨子里始终对知恩图报、诚实守信、义薄云天等侠义精神保持高度的崇敬与赞颂,也因此诞生出众多文学、影视作品,不断传递着世间的情与义、善与暖,可以说“侠义精神”已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
新时代需要新作品、新表达。而如何让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文艺创作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对于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审美需求日益提高,只有在保证内容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表达形式,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动画《绝代双骄》除去人物建模很好地还原了古龙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江湖奇侠怪客外,还在场景建模、画风、配乐以及动作设计上展现出浓厚的古风韵味及豪情万丈的浪漫气息,如片中对清雅脱俗的移花宫、阴冥诡异的恶人谷、富丽堂皇的慕容山庄都进行了精美与写意化的还原,展现出一幅包罗万象的江湖图景;此外,片头还以水墨画的形式将“十七年前的大战”呈现在观众面前,全方位凸显古龙江湖的“浪漫与豪情”。
综上,《绝代双骄》借助3D动画这一深受年轻观众欢迎的文艺形式,将诡谲云涌的江湖奇景、各怀绝技的奇人怪客赋予生动鲜活的二次元形象,同时还将友情、亲情、爱情、侠义之情等多种情感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使观众在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的传统武侠文化和精神的感染,体现出了较高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武侠文化联动非遗手工艺,让民族文化焕发新生机
11月21日,《绝代双骄》动画携手国家级重点非遗项目“华县汪氏皮影”开启“江湖侠影风云再起”活动,并同时曝光了动画主角小鱼儿与花无缺的皮影手工艺作品,其中花无缺手持长剑,头戴发簪,身着蓝衣,腰系玉坠、香囊,一个温文儒雅的公子形象跃然纸上;小鱼儿则双手各持短刀,身着红色布衣,腰间系绳索、佩囊,口衔杂草、眼神不羁,其活泼灵动的形象气质也惟妙惟肖;此外,这两幅皮影手工艺作品的整体线条设计也都非常精细,小鱼儿和花无缺各自衣服上的线条、纹样设计都十分清晰、生动且颇具古风古韵,一经推出,便获得观众交口称赞。
皮影,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省,在“中国皮影之乡”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汪氏皮影非遗传承人汪海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潮文化与非遗的结合与推广,为包括影视、动漫、游戏在内的多种文化产品设计了众多精美且富有传承意义的手工艺作品。此次,“汪氏皮影”和动画《绝代双骄》动画的梦幻联动,将皮影这种发源于民间、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遗产以更加年轻、更具活力的方式再度呈现在大众面前、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向年轻观众传递出非遗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与此同时,武侠文化和皮影一样都属于中华瑰宝,而经典都需要传承。此次“江湖侠影风云再起”活动,在“动画+皮影”的组合叙事中,将《绝代双骄》这个经典IP中所承载的武侠精神以更加鲜活、生动、多样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并产出了兼具审美、收藏等多重艺术价值、深受年轻观众欢迎的皮影手工艺作品。这对于年轻观众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作为一部改编自经典武侠IP、兼具情怀与文化传承价值的国漫作品,《绝代双骄》在“动画+武侠”的跨次元合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广受年轻观众好评,这为当下文艺作品如何让当下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作者:张建珍,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艺术报》(2022年11月21日 第2版)